-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2
Description
行程
也先记个流水账吧。
这次活动我以为是阿里的嘉年华,没想到居然是D2,顿时兴奋得都要跟主题一样了。
D2的确是前端的盛会,再加上这次的主题是《绽放》,微博微信上提前几天就可以看到基友小伙伴各种邀约。
我也和我的同事们:rubyless、EdieHappy还有33、凯子,就这样25号一大早就出发了,为此还特地拍照一张,赋诗两句,哈哈。早上7点40的高铁,9点半到杭州的,本来预留1小时可以到从杭州东到阿里园区,没想到阿里的西溪园区居然离城区这么远,愣是花了一个半小时才到。大家想了想,还是民工xufei和吴双机智,提前一天就出发了。
上午在主会场听的是百度张可竞《指尖上的数据》
,那时还不知道分会场在哪,没赶上分会场苏千的《前后端分离》
,据说分会场早只有地上可以坐了,只能等放视频PPT我来围观一下了。
下午的话题围绕node、蘑菇街的多端技术架构
还有前端工程化自动化。听到最后,感触很多,下面再一一补充。
晚上差不多5点50结束分享,离回去还有一段时间,就跟飞哥去参加酒会,席间又见到了携程的CSS女神点头猪、淘宝的元彦
还有SegmentFault欢乐的五花肉,一起愉快的调侃了民工xufei几句,等见到豆瓣张克军
的时候,大家都沉默了,我是深深的被他的艺术魅力折服,不知道另外几位是怎么了。
虽然没有听到酒会上精彩的分享,也只在酒会喝了一瓶可乐回来了,但拿到了跟点头猪女神的合影,我可以满意的闪了。本来跟她不熟的,但第一次听她分享就被她幽默诙谐的演讲还有慢慢幽幽的演讲说话风格吸引了,也为她惊叹的技术所折服,为此给我们部门的妹子们找到奋斗的目标。
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找到小胡子哥
为我们部门单身的温柔贤惠漂亮的EdieHappy拍组照片上墙,看来我又多了一个目标,以后多给她打广告,哈哈,这算第一个吧。
还有一丝不以为意的遗憾就是没有在美丽的杭州多玩一会,不过我想以后应该还有机会,下次带着我家那位因为没带她而吃了一天泡面的猫爪再来。
内容
可以说,在去之前,对我们团队的技术发展的展望只能到一个季度或者说半年。比如,我们在来之前所沟通的,2015年之前要立足于团队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包括团队成员协同编码开发的自动化平台和我们所创造或者借助的工具的优化,以及我们对性能优化工作常态化,等等。但在听的过程中,感觉到了大家都在追求的方向或者说是为提高前端生产力所做出努力,比如:多终端融合
、前后端分离
、前端工程化
等等,于是,根据我们的现状,我们在今后业务模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都可以明确两三年内的技术路线和所要达成的目标。
内容之多终端
提起前端,近两年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H5和CSS3了,上次在携程,阿当兄对前端从web到PDA端的转型的分析,我觉得是对H5技术的发展和未来最好的论述了,多终端以为着多种展现形式,但最归要有一个本体来支撑这些多种方式的界面展示,可以看得出大家心中的呐喊,那就是对数据和接口服务化以及对前端人员也相应提出的开发方式的研究和转变。
由于我目前还没有转型去做非PC端的开发,这个话题暂不多记录讨论了吧。
内容之nodejs
这个是在大会上讲的最多的词汇,而且也是近两年非常热门的话题,究其原因,就是前端工程师不满足于只局限在切图和效果,不满足于自己辛辛苦苦做出的页面被后端肆意践踏蹂躏,终于,nodejs出现让前端工程师几乎可以踢开后端,让自己最熟悉的语言也跑在服务器上,可以存取数据、渲染模板、监控行为等等。林楠在《nodejs一小步 前端开发一大步》
的话题中,通过多个角度比较了nodejs和PHP,得出我们使用Nodejs的多般好处,还讲了他们使用nodejs的一些发布和运维中的实践。
内容之工程化
工程化的话题,应该说是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被提起的,第一个提出的不知道还能否考证,但这个思想却是前端在发展这么多年后应该要身体力行的,否则万法不归仍旧百花齐放,难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学科工种。也许这个理论来自软件工程化,借鉴了软件工程化所要求的系统化、规范化、数量化的要求,再加上自动化、结构化,就形成了前端工程化的理论。
下午场分别是京东刘威分享的《京东前端工业化实践之路》
和阿里的《淘宝前端工程与自动化体系》
两个话题,我最后选择了听跟我们业务模式较接近的京东的工业化实践。京东在工程化上的实施已经有一年之久了,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走得很远了,尽管过程还不成熟,结果也不是最好的。京东可借鉴的两个内容一个是模块云的方式,另一个是文档采用生成的方式。模块云是把一些公共的模块封装好后上传到服务器上,当然,这些模块不仅包含了特定的目录结构,也包含了所需的数据模块和解析。模块在任何开发者需要时被下载,这就减少了重复开发的工作量,这种方式跟我之前设想的,像管理npm包一样管理公共组件模块的思想有点类似,但这需要有专人维护这些模块,而且提供相应的手册文档,存在这些模块的前提是业务需要有这种考虑,存在这些业务场景。文档生产的方式,也许解决了模块所需的文档的问题。京东的这些规定项目开发的方式再加上其自动化发布和调试,构成了他们的工程化,可以说有了一定的工程化的基础,将很多的重复的工作让机器去完成,比如:压缩、合并、检查、打包发布,等等。
其它
还记得的就这么多了,先做个记录,更多感兴趣的内容还需要按照PPT以及自己平常在推动项目中的实践中来学习。
题外话
- 这次大家参加者大部分都是前端,从今年我带团队以来,深刻领悟到一点,那就是前端工程师,是最有情怀的工程师,以至于网上流传一个段子,
情怀值三千
。前端工程师的特性决定了大家很容易惺惺相惜,形成自己的一个基友圈,这种前端届的盛会,参与的另一个最重大的意义就是见老基友,认识新基友了。 - 参与大会的期间,虽然很赶,没有游玩杭州,但阿里的环境也还是吸引了我,跟同去的伙伴们也是各种比较,我个人认为,阿里的互联网文化还是很浓重很开放的,整个园区就像一个很大的高校校园一样。
- 这次大会的内容分为主分会场,主会场由bat及其他公司的嘉宾带来的分享,分会场是阿里的专场,这样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内容来听,但遇到两个都想听的那就只能靠分身之术了,就像我下午场工程化就想两场都想听一样。
- 以前自己在公司和团队内部也进行过很多次分享,拿着苏宁大学认证的讲师,也培训过入司的两届毕业生,但这种大型的专业分享会,感觉还是会怯场。听了这么多,也总结出能够讲好的一些办法,自信和充分准备自不必说,我想说的是,还需要有一些演讲的技巧,比如幽默的、配合一些肢体语言的,还要能够时不时的黑一黑基友的,哈哈。
- 最后的酒会,我也就待了半个小时,但认识了几个微博上偶尔聊几句或者只默默关注的朋友,点头猪、五花肉和小雪,尤其元彦,是分会场主持人,确实是参加过多场各种交流会的大神,主持论坛也是轻车熟路,交流话题也能分析得很到位。跟他聊了一会nodejs的推广上他们的经验,感觉确实需要
天时地利人和
,时机不成熟,还是先继续改造我们的土壤吧。
以上over,就是2014年10月25日D2前端技术论坛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话题。